从2023年11月至今年9月,海绵社区小组驻地黄良村,邀请艺术家实地考察社区风貌,基于村庄的街道环境、居住条件与公共空间思考可能的创作方式。
社区考察
黄良村在社交媒体上多以“网红街区”、“艺术村”的形象示人,此类修辞大多出自外来游客在线上的推文和评论。村子的外部环境十分普通,类似于大多城乡结合部的面貌,但散布在村子各个角落的工作室、店铺风格各异,由一帮来自全国各地的新村民经营,这在外人看来是一种不大常见的“商业环境”。黄良村对于这里的新村民有不同的意义,在租户们相处的几年时间里,众人在一同生活、工作、相互扶持的情况下逐渐结成一个小型社区,对集体生活的认同感愈发强烈。
到访黄良村的艺术家们对村子有着自己的看法,很多人提到对这里的生活方式很感兴趣,甚至想租下一栋房子,可能因为这里的年轻人们过着脱离都市、以个人爱好为中心的简单生活。一些艺术家认为这里的生态很特殊、令人惊讶,难以想象如此普通的村庄里能生长出一个青年社区。
实际上社区覆盖的区域很小,占黄良村总面积的1/6不到,其中两条仅容一辆车通行的道路。以制作常规展览的角度看待,几乎没有可利用的公共空间。艺术家们因地制宜,尝试让自己的想法以更加合理的方式融入社区。
项目发生
赵海涛在今年四月接受海绵社区小组的邀约到访黄良村,走访过后,他认为这里没有“涂脂抹粉”的气质,显得更多朴实。他提出尊重村庄的原有生态,在不搞破坏的前提下,用废弃物品造一座“燃烧的瀑布”,并非仅供观看的作品,而是为社区提供一处可利用、可互动,最好也能让村里孩子们玩耍的场域。
艺术家从仓库里翻出几千个废旧气罐(材料来自探险家蒲伟发起的“净水鸟公益项目”,历时十余年于秦岭沿线捡拾数万废气罐),运至黄良村。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村里的篮球场总是那样简陋:破旧的篮板、水泥的地面、生锈的金属支架。即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打球的人依旧络绎不绝。如今许多农村都建起崭新的篮球场和文化广场,但村里年轻人多已外出务工,平日的篮球场显得十分冷清。”
—— 翁嘉乐
几年前的黄良村呈空心化的趋势,人口流出,大片宅基地空置。翁嘉乐的家乡也是如此,在他眼中,那里的乡村文化正在衰落。相反的是,黄良村正在发生改变,随着一批年轻人搬进村子、修缮老旧建筑,还经营起工作室,这里竟变得富有生机。他计划为这里制作一个异型篮球架,再为社区添一份活力。
盖房的困难程度超出了周小富的预期。由于造型和材料都受到造价制约,几乎没什么选择,村里有什么就用什么,什么便宜就用什么,村里的工人师傅更是发挥得潇洒,不听建筑师指挥。情况再容不得一向严谨的周小富苛求细节,一切在随机中发生,建造过程愈发偏离他的设计……
由于缺少公共空间,且农村生活有着诸多不便,租住在黄良村的人们为彼此腾出自己的院子,院落相互串联,大家聚在一起相互帮忙、解决难题,共同经营起村里的生活。每天的工作、休息、聚餐、交谈都进行在某一家院子里,这种“院子社交”将原本互不相识的人们结成一个集体,通过出让私人空间,社区成员获得了更大的自由空间。
设计一个属于社区集体的“客厅”,这一构想出自海绵社区小组与马若为、任华的共同提案,聚焦于社区内在关系和对公共空间的需求。通过制作一处共同的、非正式的“客厅”促进社区内外的交流和联结。
“墙系列”项目植入黄良村,艺术家任华、申藏、陈祺安携带灵感与画材走进社区,携本地居民一道绘制壁画、改造墙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