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摊开城市商圈版图,城墙以内区域百货、综合体接二连三地闭店,老城商业话语权被大幅削弱。与之相对的,城墙以外区域则密集上新,不论形式还是业态,都在迭代新生。
但同时,即便核心城区商圈发展面临困境,那些现存项目未选择“躺平”,仍不断寻求突破口,例如易俗社文化街区借城市更新与文化保护而重构、西大街中环在银泰退场后融入汉服妆造+美食业态等等,且都取得了不俗效果。
除了引入大热的沉浸式文旅业态之外,这些传统商业存量空间还能如何破局呢?
解放路迭新,“商改办”进行时
正在进行“商改办”转型的解放路商圈,或探索出一条全新路径。
顾名思义,“商改办”指将原有部分商业面积更改成办公用途,从而优化综合体布局,盘活闲置空间,以进一步提升商业价值。而这种模式并非是新鲜事物,此前在包括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已收获不少成功案例。
相较于商场,写字楼在运营方面对于技术的要求略低,但租金收入却更高更稳定,特别是互联网和金融等行业企业,它们对于写字楼的需求意愿相对较高。
另一方面,与等级更高的甲级写字楼对比,经“商改办”后的办公区域有着明显租金价格优势,依附于商场保留业态,自然有着完备的生活配套资源。
解放路商圈
综合上述要素,当下的解放路商圈无疑是契合“商转办”的各项条件——所处城市中心区,沿线拥有地铁1、4、6号线,交通优势显现;东新街等周边地区写字楼时常出现满租,足以反映对写字楼市场的需求旺盛。
此外,解放路沿线民生百货、民生新乐汇、悦荟广场、苏宁广场等项目,留存大量可盘活空间资源。有数据称,区域内22栋楼宇中,有19栋出现了较高的空置率。
解放路民生百货
而官方层面显然也注意到这一现象,自2022年下半年起逐步开展综合体向商务化转型行动。同年9月,美团全国内容审核基地落户解放路民生百货,成为“商转办”的先行者,该基地致力打造美团核心业务板块,入驻千人规模团队。
公开信息显示,新城区其后还对外发布解放路区域各楼宇信息并举行推介会、项目签约仪式。据统计,仅2023年,板块内盘活楼宇面积就超过33万㎡,引进32家企业落户,相关实践也曾入选地方改革典型案例。
事关悦荟、苏宁,商业空间亟待盘活
结合相应反馈,当传统百货闲置空间得到激活之后,周边消费活力亦得到释放,临近综合体客流相较以往出现明显增长,身份的转变进而引起连锁反应。
因此在今年区域工作安排中,能够看到“加速存量商贸楼宇向‘商办同楼’转变”成为了关键任务之一。
民生百货4层已有企业入驻办公
具体行动方面,放大美团、艾米等行业龙头示范效应,发挥苏宁易购、悦荟广场引领作用,高标准做好商业运营、人员引流,加快签约企业、意向企业入驻。
悦君实地探访发现,解放路民生保留1-3层百货区域,服饰箱包及饮品等门店正常营业,也存在部分空铺情况,而4层及以上区域经过重新布置后,已有企业入驻办公,并设有公共休息区。商场多个出入口处,也摆放有高层办公空间项目的引导提示。
后期规划显示,其4至8层改造为商务办公区域,9至14层规划建设人才公寓、酒店等配套。
苏宁易购广场改造进行时
与民生百货一路之隔的苏宁易购广场,楼体外部现已全面围挡,表明针对它的改造行动正在进行。项目最早亮相于2015年下半年,尽管经过多次调改,带来新零售、母婴、体育等业态,但仍一直不温不火。
如今,约5.2万㎡的商业空间即将焕新。按照初步披露方案,一层拟引进银行机构,二层改造为餐饮食堂区域,三层及以上调整为商务办公功能,打造围绕物联网、大数据等领域的数字经济产业园,预计年底前完成改造并交付运营。
悦荟广场现状
而开业5年多的悦荟广场,可以说是解放路商圈最年轻的存在。项目亮相之初便在定位中紧扣“潮玩”主题,力求吸引新一代消费人群的注意,但不容忽视的是,纵观目前多格局的城市商圈背景,主力消费客群实质上已向城墙外围流出,消费能力不可同日而语。
走入悦荟内部,一层部分临街及高区餐饮、娱乐、健身门店尚在营业,其余店铺多数为空置状态。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商改办进程也悄然拉开,三层过半区域已入驻企业公共实训基地项目。
悦荟部分楼层引入服务基地
借助优质硬件水准,悦荟无需像苏宁进行内部“爆改”,其重点则是转向对外招商。综合公开信息,拟在中间楼层引进电子政务服务、产权交易中心,导入共享办公、数字商务等综合服务类企业,对多元场景有机整合。
老城“腾笼换鸟”的下一步
归根结底,商圈去中心化现象其实也是竞争升级下的必然结果。
去年发布的《西安市“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曾坦言道,西安传统商业业态和市场存量占比过大,供给过剩导致结构失衡矛盾突出,流通效率和效益普遍低下,企业经营困难,实体店倒闭潮频发,结构调整任务十分艰巨。
与此同时,城墙内近几年来也诞生出不少各具特色的城市空间。
比如德福巷、湘子庙街、太阳庙门涌现大批精致小店,它们不仅满足社交和消费需求,也满足了年轻群体打卡分享的要求;比如建国门老菜场,将城市烟火与时尚潮流打通,成为西安City Walk的目的地之一。
所以在这些动作的背后,亦是老城区商业不断尝试自我更新的结果,将商务办公、休闲娱乐、时尚零售等领域相结合,用更差异化的商业属性另辟蹊径,以“存量”换取“增量”,让城市空间绽放别样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