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微博网友曝光,陕西某某大学因为学校附近地铁站名拟定为“西安某某大学”,拒绝西安某某大学教职工子弟入托陕西某某大附属幼儿园。此事在网友之间引发了轩然大波。 有网友认为,这是以剥夺公民合法权益为要挟的不法行为;有网友认为,在自己校门口,地铁站名却叫另一所学校,这是不得已为之;有网友认为,西安某某大学在地铁14号线建设过程中出力甚多,不仅提供了建设场地,还多次遇到停电等问题,做出如此大牺牲,连个站名都不能有吗? 今日,陕西某某大学知情人士,又用一篇长文列举五点细数陕西某某大学方的权利和理由。 两所大学之间的“神仙打架”是是非非,真真假假,迷雾太大,无法看清,但作为地铁的使用者们,我们难免要提出疑问: 西安地铁14号线是陕西举办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最主要的交通建设项目,从2019年6月获批,到2021年2月投入试运行,全市上下齐心合力,在新冠肺炎疫情下攻坚克难,创造了地下铁路建设速度之最。然而,西安地铁14号线站名,自2020年2月面向社会公示至今,一年多时间过去了仍然难产,也创造了西安地铁站名命名速度之“最”。 为什么14号线站名会如此难产? 究其原因,还在于自5号线、6号线、9号线伊始,西安地铁将地铁站名与企事业单位之间进行了捆绑。 2019年初,地铁公布5、6、9号线初步命名方案,虽然有诸多站名不尽如人意,不过总体而言,尚无较大缺陷。年尾,最终站名公示,一系列站名让人瞠目结舌,例如: 省人民医院·黄雁村、西电科大南校区·未来之瞳、西工程大·西科大(临潼校区) 根据统计,不仅最长站名和平均站名字数达到了全国之最,且运用各类标点符号,俨然已经不是站名,而是小作文了。 西安地铁5号线部分站名 西安地铁6号线部分站名 西安地铁9号线部分站名 除此之外,有一系列诸如乐游原、里花水、都市之门之类广为市民熟知的地名不仅没有顺势命名为站名,还出了大量诸如雁翔路北口、西部大道(西太路口)、丈八一路、丈八四路、丈八六路之类奇怪又雷同的站名。 六号线丈八一路 六号线丈八四路 六号线丈八六路 能见到以上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影子,甚至规划中的某些商业体之名,却见不到公众耳熟能详的地名,让人不得不怀疑,地铁站名命名的背后,是否有某种利益交换,以至于没有利益交换的普通地名,就难以落地成站名? 我们不敢妄加揣测,但是2019年初友谊东路西安某中学,也曾如现在的陕西某某大学一样,施压地铁,以期换取站名命名。当然,“一个中学的实力又怎么可能达到目的呢”? 地铁,是一项公益事业。它作为一个城市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其车站设计、装修,列车选型、编组,乃至站名确定,都事关这座城市几代人的权益。因此,站名的确立,应该是慎之又慎的。所谓慎之又慎,至少包括以下几点: 1、它是公益性的,不应为任何企事业单位的利益所左右; 2、它是长期性的,不应为了一时一事的利益而作出丝毫让步; 3、它是科学性的,不仅是命名论证要科学,如果遇到问题也应该第一时间作出调整修正。 然而,西安地铁命名,却从3号线开始,每况愈下,问题越来越多。 3号线原本的“春明门”不知何故变成了“咸宁路”,地铁说站名确定了就是没法改变,却又在线路开通时给延兴门加注为了“延兴门(沙坡)”,给香湖湾加注为了“香湖湾(黄邓)”。有网友质疑过,为何咸宁路不能修改回春明门,而其他两个站名却可以随意修改?地铁回答,括号内只是加注而已,不属于站名更改。 啥?只是加注,不属于站名更改? 这个理由,你接受吗? 这个口子,能开吗? 但是,咸宁路这个只是涉及到对长安城的情怀、或者说唐长安城东西六门独缺正东门春明门的遗憾。而之后呢? 而这之后,4号线的市某医院站,和航天基地的诸多路名,其命名的原则又是如何呢?2017年,曾经有人大代表质疑此事,地铁专门召开4号线站名论证会。可是论证会开始前,却给参会的每一个人“打招呼”,站名改不了了,还是往前看,我们论证论证5、6、9号线,避免出现同样的问题。 后来,那场论证会不了了之,站名却在4号线开通前,突然之间修改了几个。涉及两所大学,一个长站名,还有曲江池西这个并不靠近曲江池的站点。流程如何,理由如何?未有解答。 为此,多位热心市民乃至专家学者,常年与地铁交涉。地铁的理由或者是,以后一定会注意。绝对不会再出现双站名,改进工作流程,过去的事既往不咎;或者是,利用国省市相关条例搪塞,可是条例明文规定“约定成俗”“好找易记”等;要么说是专家论证通过了,改不了了,可是笔者亲见著名地名专家葛慧先生在4号线那场站名论证会上泪洒现场,说“救救自刘邦时代起就有的地名‘高望堆’吧”!那么,地铁所谓的专家,又是哪些呢? 关于长站名,地铁曾解释,在欧美国家也见过比较长的;殊不知拉丁字母这种音素文字本就不等同于汉字这种音节文字,数个音素才能够得上一个汉字的实际读音;也曾说,长站名多好啊,清晰定位。只是,究竟清晰到了哪里?长了就清晰,短了就不清晰的逻辑,又是如何? 不仅如此,地铁英文站名也是罄竹难书。每当和他们交涉,就会指出,中国人用什么英文。可是既然不想用英文,那就不要用,何苦搞一堆乱码式的拉丁字符,中间还要穿插中文标点?又或者,用各种国家标准,哪怕是规定路牌设计尺寸、款式、材质、字体的国标都能拿来做例证! 在此真的看不到清晰的理由,只能看到傲慢。 其实地铁站名不是没有标准。例如早在2008年2号线命名时,就曾提出不使用企事业单位,站名字数不超过五个字等。是的,随着时代的进步,确实有些著名高校等企事业单位理应获得尊重,作为站名的一部分,例如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卫星测控中心等。 但是它们作为站名也是因为其公益性,和其本身已经固化为地名的方位性,而不是将站名作为一种广告宣传,利用该单位的“实力”或者“利益牺牲”来绑架公众权益,乃至搞出双站名乃至各类标点符号。 试问,像陕西某某大学与西安某某大学这场站名争执,如若放在2号线二期或是15号线大学城周边,又将如何?那里的十数所大学真要为站名争执起来,难道我们普通市民又要像背课文一样背诵越来越长的站名,才能乘车吗? 既然有标准,就不应该轻易打破。既然承认部分站名有问题,就应该在线路未开通前及时更正,即使开通了,也要亡羊补牢。而不是“以后一定注意”,只买羊不补牢,让积弊逐渐积重难返。 今天,14号线历经一年多,乃至于线路即将于上半年就要开通都没法确定站名,恰是因为这“以后一定注意”。此前未遵守标准,既往不咎可还行? 有网友称,为何当初1、2、3号线未出现诸如现在两所大学之间的争执,而今却一再上演?恰是因为地铁车站命名开启了潘多拉魔盒。以至于大家对站名的探讨,从最初的雅与不雅的情怀问题,“进化”为合不合适,再“进化”为难不难看,最终成为不同利益部门之间厮杀的修罗场。 俗话说,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因此只要还在使用的地铁站名是有问题的,就应该及时调整,“老线老办法,新线新办法”,又当如何服众?这样为了站名而杀得你死我活的闹剧,以后如果一再上演,对于西安地铁的形象,乃至西安市的形象,又是怎样的负面影响? 如今,这场上演了一年多的剧目,相信地铁自身也很无奈。但是这一苦果,毕竟是地铁酿下的。解铃还须系铃人,仔细摸排全网所有车站名吧,将公众争议较大的一次性亡羊补牢,别再搪塞推脱,别再让利益绑架公益,才是避免今后不断出现问题的唯一途径! 还望负责地铁车站命名的有关部门仔细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