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4-15 11:00: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陕西西安
我从历史遗产保护方面不支持复建地面木构建筑。
洛阳复建的应天门一般人看来很宏伟,但是在无论是考古还是古建还是历史遗产保护方面,都是个经典的反面教材。。。
说个最浅显的理由,大家可以看一下杨鸿勋和傅熹年包括张锦秋复原的丹凤门,从外形上就有很大区别,那么复建到底根据谁的方案复建?复建的依据是什么?难道杨,傅,张给出的复原效果图的就是对的么?历史上的那些消失的古建筑真就长这个样子么?万一若干年后真的出土了关于大明宫建筑的壁画或模型,与复原后的形制差距极大,那么谁承担责任?教科书如何编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