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都市掠影 摄影©悦西安
时下,各地政府都将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融合视为新一轮区域发展的着力点。
西安各区域亦是如此,往常这些新鲜事物都是高校云集、科研机构多的区域,但如今,早已打破这样的藩篱。经开区便是如此,刚刚“官宣”的四新战略,标志着经开区正式开启“北跨”战略的新征程。
我们不妨从此处出发,窥探用硬核产业落实科技创新的逻辑与路径,看看到底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作为西安北大门和全省首个工业产值超过千亿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经开区的优势如何,下面一则新闻很能说明问题。
经开都市掠影 摄影©悦西安
在城市、产业竞争日趋内卷的今天,能够提出如此“高大上”的行动方案,它是战略巧思和差异化发展的一种直观体现,更是区域主打制造业立身,29年来专注于产业发展,不断抓项目、稳经济、促发展方面持续发力的理论支撑。
事实上,经开区的成绩,远超人们对它的印象:2021年,经开区GDP突破千亿,工业总产值占全市的1/3,已成为西安工业发展的主战场和顶梁柱,综合实力位列218个国家级经开区第一方阵,稳居前列。
而且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的背景下,西安尤其需要工业这个经济发动机来解决的“科技转化最后一公里”的需求端难题,这对西安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稳定事关重要。
吉利西安制造基地“黑灯工厂”
可以说,经开区在做的,就是为西安经济“主战场”增兵买马——到2025年,经开区GDP将突破1800亿元,力争达到2000亿元;规模上工业产值突破40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形成汽车制造和新能源新材料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过百亿元企业10家以上。
从这个角度看,经开区四新战略的提出,恰逢其时。
四新发展战略公布
当我们看到此次经开区发布的四新战略,在感叹的同时,不禁也会有疑问:为什么已经“29岁”的经开区要“再次创业”呢。
截至目前,全国共有218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如何能让自己在万花丛中脱颖而出,答案唯有不断创新。
而只谈创新不谈创新的载体更是纸上谈兵,只有让创新的理念贯穿到主导产业里,融入到城市建设规划中,让顶层设计与具体作为有机融合,才能使城市的创新能落实、能体现,从而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和能级。
经开都市掠影 摄影©悦西安
对于经开区而言,开放新门户、科创新引擎、产业新高地、都市新中心,不仅是经开区的愿景,更是西安未来发展的参考维度,而经开区将成为实现四新的先行者。
我们不妨把这次经开官方公布的四新战略拆开来看。首先是开放新门户,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与世界的互通有无,而经开区的“4+4+4”现代产业体系,几乎全部对标的是西安市经济发展的“弱项”。
那么把弱项变成强项,第一步就是要走出去,取他山之石,积极发展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基地和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商贸服务业,打造内陆对外开放先导区、产业“自贸+”创新区、发展融合经济示范区,把薄弱环节变成坚强锁扣,这不仅是经开区的“全球视野”,更是西安市实现提升对外开放程度的关键之钥。
其次,科创新引擎,这点对制造业来说尤为重要,纵观世界著名工业城市,能够延续至今的,无不例外都是进行了科技创新的赋能,往大了说,一个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纵然是离不开区位条件、环境资源、区域集聚能力等等,但只有科技创新才是最能体现竞争力的硬核力量。
在全省发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的背景下,经开区的产业链条有多长、创新链条范围有多广,两链融合与先进制造业的契合点在哪,这些指标可以说是实现科技创新的必答题。
经开区用什么解答呢,从五年计划就能略知一二:到2025年,累计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00家,新增各类上市企业30家,市级以上创新平台达到350家,年知识产权申请量突破10000件,全区技术市场年合同交易额突破200亿元,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才数量占比达15%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比突破22%。
西安产业带格局版图
再次,产业新高地,对于如今的经开区而言,经开区的主导产业正处于数量化向质量化挺进的重要阶段,现有产业已经颇具规模:拥有全市近三分之一的工业总量,累计入区企业6万多家,是西部地区世界500强和央企投资最密集的区域之一。
但是,颇具规模并不是规模宏大,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来看,对产业而言集聚规模越大,其单个生命周期越长,发展倍数越高,所以,在产业规模化发展道路上,永远没有终点,只能不断的向产业价值纵深进军。
经开区提出:到2025年,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大幅跃升,将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2个;培育年规上工业产值过千亿元企业1家、过500亿元企业2家、过百亿元企业10家。
既有浩荡的产业规模,也有突破的科技创新与对外开放门户,使经开区阔步走向下一个五年,有了更多的底气和更坚实的美好预期。
最后,都市新中心,它既是压轴出场,也是前三个战略顺利实施的终极目标。
对此,在西安北跨发展的战略背景下,经开区站在宏观发展的层面上,以经开区高铁新城为原点,以“一核”统领,“二带”示范,“四片”布局,共同塑造大西安都市新中心,总面积达到了42k㎡。
“一核”:指以西安北客站为核心。
“二带”:一是渭河生态景观带,打造西安中心城区重要的生态景观廊道和万亩渭河湿地公园;二是国际形象展示带,以北客站南北广场为重要节点,延续大西安南北向主轴,打造未来城市国际化、现代化的城市展示界面。
“四片”:指着力打造高尔夫国际片区、秦创原科创片区、国际金融商务片区、大健康幸福片区等四大功能片区,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结合和高品质呈现。
从上述布局,不难发现经开区的意图:规模化的产业我要,高规格的都市气息我更要。作为核心,高铁新城将在宜业端,聚集一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及一流的科创、研发企业,成为西安最重要的科创基地和总部经济聚集区。
又在宜居端,建成一批软硬件国内领先的医疗、养老及大健康项目,并布局开元剧场、图书馆、美术馆、音乐厅等一批公共文化体育设施,让这里成为西安最繁华、最现代、最时尚的核心区域。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集大量产业集聚、人才宜居宜业的全周期的都市新城就此形成。从这点来说,更理解该规划为何叫都市新中心,因为它给予的不仅是冷冰冰的“上班的地方”,而是来自于城市的“氛围感”,这对于看重“气场合适”的青年人才来说,更是创新创业的全优选择。
可以预料的是,未来,经开区“未来都市模板示范”作用将进一步加快,全面提升区域虹吸能力,并通过发展先进制造业充实“内容”,一个规模大、结构优、创新强、质量高、能耗低的西安都市发展新引擎即将在西安北部鸣响。
这意味着,在不久的未来,经开区所展现出来的发展势头,还将继续呈现,在西安高质量发展的带动下,在四新战略的引导下,它的超越之路才刚刚启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