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便举两个学位房的例子:
1.紫薇田园都市13500户也就是13500个学位指标。高新国际学校每年录取958人,需要14年以上才能消化完指标。这还不算逸翠园小区。
2.绿地世纪城5000多户,也就是5000多个学位指标。高新四小一年录取298人,需要17年才能消耗完指标。
按照这个消耗标准,再加上过去10年里这些学校很多也不是学位房入校的。2025-2030年估计每年还能有一半以上都是学位房指标入学,剩余名额才会进行多校划片。就连北京的教育入学政策都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也是在政策发布前取得房产证的可以直接入学,以后才会多校划片。所以高新区未来不会再有学位房,但是有指标的学位房以后会越来越稀缺。除非学位房对应的学校不行了。
就比如浐灞,去年立法不能再在河边盖住宅,但也不能把人家以前河边盖好的房子给拆了吧。不管政策还是立法都遵循“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总体原则。
|
悦西安相关推荐: 上一篇:高新区教育局忽悠人名群众,说改革呢,任何改革都没有,骗人呢下一篇:新一批土拍都已经不受关注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