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为周、秦、汉、唐故都之所在,史迹遗存极为丰富,是名符其实的文物大省。经过几代人的科学考古,令人惊喜的重要发现层出不穷,不但建立起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的时空框架,也丰富了陕西历史的脉络与枝叶。
2月21日,陕西省文物局官网发布最新《陕西省文物基本数据(2022版)》。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陕西省共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49058处,全省522家国有文物收藏保管机构收藏可移动文物7748750件。
考古大省,“家底”殷实
在陕西省49058处各类不可移动文物当中,各类型文物有分布。其中,古遗址23453处、古墓葬14367处、古建筑6702处、石窟寺及石刻1068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3213处、其他255处。同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0处、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1097处。
其中,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3处9个点,分别是:① 长城,分布于铜川、渭南、延安、榆林、韩城5市17个县市区;②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③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包括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彬县大佛寺石窟、城固张骞墓7个点。
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预备名单》是申报世界遗产的先决条件。能够列入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是未来几年内成为世界遗产的后备力量。
陕西省目前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的项目、共有6处33个点,包括党家村古建筑群(山陕古民居)、西安城墙(中国明清城墙)、靖边统万城遗址、神木石峁遗址、西汉帝陵(11座)、唐代帝陵(18座)。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指以重要考古遗址及其背景环境为主体,具有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在考古遗址保护和展示方面具有全国性示范意义的特定公共空间。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成开放7处,建成开放的有:汉阳陵、秦始皇陵、大明宫、汉长安城未央宫、石峁、统万城、乾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正式立项的遗址公园共有7个,分别是:秦咸阳城、龙岗寺、阿房宫、周原、杜陵、秦雍城、桥陵考古遗址公园。
经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陕西省有522家国有文物收藏保管机构,收藏可移动文物7748750件。
全省备案博物馆350座,其中一级博物馆9座: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 帝陵博物院、西安碑林博物馆、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西安博物院、西安半坡博物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延安革 命纪念馆、大唐西市博物馆。
陕西省共公布两批革 命文物名录,包括不可移动革 命文物1141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77处;可移动革 命文物41226件(套)。各类革 命纪念馆76座,依托革 命文物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3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10处。延安获批创建全国唯一一个革 命文物类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
让文物“活起来”:推动文物遗址保护利用
近年来,陕西与西安高度重视文博事业发展,提出打造“博物馆之城”的城市建设目标,并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引导,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推动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
西安城墙 摄影©悦西安
今年,西安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大力发展西安风格的城市文化,彰显千年古都独特魅力”,要求明确加强历史文化资源活化展示,加快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推进革 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
“建设博物馆之城盘活用好文物资源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同样,陕西省将科学规划、加强统筹,推动不可移动文物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加快长城、长 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进黄帝陵文化园区、秦始皇 帝陵博物院、西安碑林博物馆等重要文化标识项目改造提升,创建延安革 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
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分馆 摄影©悦西安
其中,推动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分馆、西安碑林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宝鸡博物馆城、延安中国革 命博物馆城等项目建设,成为未来几年内省市文博文旅事业的重量级地标。
西安市方面,曲江新区作为历史遗迹最为密集的区域,未来将以传承和保护城市文脉为切入点,积极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让历史文化遗产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
碑林博物馆规划效果图
守护文化遗产。加快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利用,推进杜陵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持续提升大明宫、西安城墙等文物保护利用水平,让大遗址成为城市公共文化空间。
创新保护传承。加快碑林博物馆新馆和西安考古院建设,整体推进汉、唐博物馆规划设计,形成考古发掘、学术科研、阐释展示和社会服务的良性互动,让文物活起来。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 摄影©悦西安
全面整合历史遗迹、文化旅游资源,做好小雁塔历史文化片区与碑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展示工作,留住城市记忆,呈现完整文化脉络,兑现城市文化价值,延续城市记忆。
综合自西安 发布、文物陕西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