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特斯拉再度牵手上海并新建储能超级工厂,生产超大型商用储能电池megapack。工厂计划于今年三季度开工,2024年二季度投产初期规划年产一万台megapack,并向全球市场供货。
而在特斯拉自身的影响力之下,除了让更多的人注意到储能电池这一原本并不算大众的产业领域外,也通过“鲶鱼效应”不断刺激着国内的储能市场。
储能产业城市排位赛已然打响
储能电池是什么?简单来说其原理类似于一个大型的“充电宝”,将电力能源存储下来,在需要的时候释放出来,用以解决电力在生产和使用节奏上不一致的问题。
特斯拉在澳大利亚建设的储能园
储能电池可以安装在发电侧或者用户侧,以储能介质或后备用电的形式满足电厂、工商、家用等多层面需求,更主要的是可以安装于电网侧,为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安全并入电网提供合理解决方案,并帮助电网调峰,进而推动我国新型电力系统转型升级。
这同样是全球范围内能源发展的趋势。目前全球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到237.2GW,年增长率为15%。虽然较为传统的抽水蓄能依旧主流,但类似于megapack的新型储能方式也异军突起,近几年的增长率均超过60%,去年更是突破80%。
而中国作为占据全球四分之一电力储能装机规模的巨大市场,对于新式储能的发展更是重视,在2022年,以锂电池储能为代表的新型储能装机量在国内市场就新增7.3GW/15.9GWh,占比全球第一(36%)。 陕西省陇县的天成风电场
并且新型储能产业在近几年频频出现在国家战略和地方政策之中,也预示着这一产业的未来空间,迎来入局者众多。截至目前全国储能相关企业近8万家,特别是近一年时间里,新增企业数量就超过4万家。
从新注册企业地缘分布来看,广东以4630余家列区域首位,江苏、北京分列二、三位,分别新注册3570余家以及3240余家,储能产业快速发展的强劲势头已然在部分城市体现。
另外,如上海牵手特斯拉一般,也有不少城市开始引入储能产业头部企业,试图发挥带动作用促进本地相关产业发展,比如永杉锂业落地长沙,其4.5万吨锂盐项目二期也正式开工建设。
不难看出,一场关于储能产业的排位赛已经在城市之间悄悄展开。
西安储能产业发展几何
那在这一场全新的产业竞争中,西安的实力又如何呢?
其实从西安的产业基础来看,发展储能产业有着比较明显的先发优势和应用场景。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后起之秀,西安在新能源汽车的上下游产业均有布局,尤其是在部分核心环节上,更是高密度布局,比如动力电池方面。
西安众迪锂电池厂区
这就为新型储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完备的制造业配套环境以及供应链基础,可以减少区域储能产业发展前期的布局成本和试错成本,为储能相关企业带来最优的生长环境和生产效率。
比如作为新一代储能系统集成商、分布式储能的市场领导者,西安奇点能源就已经建立了完整的化学储能技术和电力电子实验室,也已经形成电池PACK、BMS、PCS、EMS产品研发和一体化储能产品EBlock的系统集成能力,并且在其融资背景中也不乏宁德时代、IDG资本的身影。
奇点能源产品结构
另外在2022年11月,陕鼓动力与中能建旗下湖北楚韵储能签订的世界首台(套)300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示范工程——“湖北应城300MW压缩空气电网侧储能示范工程项目”空气压缩机组及配套系统设备订货合同,这也让陕鼓动力跻身为压缩空气储能领域世界级工程项目的系统解决方案商行列。
有了产业基础,还需要有应用场景,才能在科技成果落地的过程中,为区域发展带来实质性增长。从应用层面来说,当下工商层级储能的下游应用场景主要包括单配置储能、光储一体、微电网等方面,其中光储一体主要应用于提高分布式光伏自发自用率、平抑充电桩中击的作用。
而西安因为隆基绿能等光伏龙头的带动作用,区域中已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光伏产业链,这也对储能产业的下游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秦创原光伏创新中心
同时政府层面也已经开始给予光储系统应用的补贴:针对光储系统应用,对储能系统按实际充电量给予投资人1元/kWh补贴, 同一项目年度补贴最高不超过50万元;企业法人建成运行的光伏储能系统,光伏电站装机规模不低于1兆瓦,储能系统不低于1兆瓦时,按照储能设备实际投资额的20%给予投资企业补助,最高不超过50万。
储能爆发元年,西安如何抓住机会
2023年被称为储能爆发的元年,不论是巨头的下场还是地方政府的行动,都在为储能产业的未来前景保驾护航。
根据CNESA最新发布的《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3》可知,在保守场景下,预计2027年国内新型储能累计规模将达到97.0GW,2023年至2027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49.3%;理想场景下,预计2027年新型储能累计规模将达到138.4GW,2023年至2027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60.3%。
并且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的大背景之下,规模大、种类多且不稳定电源的并入,会对整体电网稳定运行带来较大的负担,而储能技术就是目前可以有效解决能源接入并网问题的办法之一,这对于区域电网的稳定供电和安全使用至关重要。
尤其是对于电网压力较大、电力供需紧张的西安来说,现实的供需关系和能源种类的多样更需要稳定且安全的电网运行,新型储能产业的发展则成为了必然。
而目前的西安虽然已经在储能领域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不论是面对未来自身能源结构升级和优化的挑战,还是应对其他城市储能产业发展迅猛的强劲势头,目前的成绩并不能一劳永逸,依旧需要对储能技术全产业链进行深化和调整。
对于这片还算是蓝海的万亿市场,只有那些创新者和优质的储能生产者才能最终赢得市场,在市场不断的优胜劣汰中存活下来。而西安的储能产业,也将在满是竞争和坎坷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