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西北地区特大型铁路综合交通枢纽——西安东站站房正式开工,车站整体工程建设进入新阶段。
特大型铁路枢纽,规模比肩“亚洲北”
作为西北地区特大型铁路综合交通枢纽,西安东站连接西十、西康、西延三条高铁,不仅是陕西“米”字形高铁网中南、北及东南三个方向的连接点,也是西安“四主一辅”铁路客运枢纽(西安北站、西安站、西安东站、新西安南站和西安西站)的重要组成。
西安东站站址位于城东纺织城板块(湾子村、神鹿坊村),背倚白鹿原。其两端分别衔接在建的西十高铁、西康高铁、西延高铁和既有西康铁路,规划预留新建银武联络线和枢纽南环线、西安至潼关城际铁路的引入条件。
西安北站 摄影©悦西安
西安东站建筑总规模39.4万平方米。此次开工建设的站房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结构基础采用混凝土灌注桩,其中灌注桩3649根,承台1020个。与之相比,西安北站总建筑面积33.66万平方米,略小于西安东站,而主站房面积17.1万平方米,较西安东站更大。
西安东站效果图
在站场规模方面,西安北站为18台34线,位居全国第一;而西安东站全面建成之后将达到17台35线。可见,整体规模上,西安东站与西安北站可谓势均力敌。
西安东站站场按照一站三场布置,自西向东依次为西渝高速场(5台9线)、西十高速场(4台8线)、西康普速场(4台10线),本期实施13台27线,城际场预留。
此外,西安东站还配套设置动车运用所、走行线、普速存车场等设备设施。
“一带一路”新地标,正式动工建设
站房是一座车站工程的核心与门面,其设计理念往往蕴含着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与时代象征,更是海内外千万游客络绎不绝、迎来送往的公共空间与城市客厅。
西安东站站房以“秦山渭水,丝路长安”为设计理念,通过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菱形屋面形态,塑造“八百里秦川”的气势。正立面运用灵动弧线造型,勾勒出丝绸飘动的飞舞之势,寓意其将成为新时代“一带一路”新地标。 西安东站外观效果图
据了解,西安东站站房工程由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站改工程指挥部承建。
站房建设围绕“畅通融合、绿色温馨、经济艺术、智能便捷”的新时代客站建设总要求,推行绿色智能环保设计,大量采用绿色节能新技术,在站房屋顶和雨棚可设置光伏发电系统,站房及雨棚铺设光伏面积约9万平方米。
站房效果图 图 /中国铁路
其中,照明设计大量采用侧面采光和天窗采光,有效降低候车厅的照明能耗;通风设计则利用背靠白鹿原的地形风场、被动式通风等,大幅减少主动式制冷能耗。
候车大厅与站台效果图 图 /中国铁路
提升西安铁路枢纽地位,2026年建成投用
除了站房工程之外,车站周边交通配套设施、站前商务区、地铁接驳等规划建设内容同样引人注目。
站房内部布局方面,最上层为高架候车大厅,下一层是站台层,最下面一层是地铁层:与地铁5号线、地铁21号线、地铁12号线、地铁15号线无缝接驳。
其中,5、21号线车站南北向设置于东站站房西广场,12、15号线车站东西向下穿东站。由于高架候车室支柱与地铁结构密切相关,地铁工程将与车站同步实施。
西安东站引入地铁示意图
此外,还将有多条立交匝道引入东站,形成立体化交通枢纽,从而实现东站客流的快速集散。
譬如西安东站高架快速路系统及节点立交工程,包括长鸣路-南三环立交、长鸣路-南绕城高速立交、规划南路-长鸣路立交、新兴南路-东三环立交、新兴南路-东绕城高速立交、长鸣路-南绕城-规划南路快速路系统、东绕城-南北高架快速路系统、G210南北出口立交、灞临路改移等工程,项目匝道及高架道路长度约47公里。
另外,以站前广场、地铁5号线等为重点的高铁新城核心区,将打造城市综合立体交通枢纽和数字化、智慧化城市示范新区,成为彰显未来多维风尚生活的城市地标群。
按照预计工期,西安东站2025年年底基本建成,进入联调联试阶段,预计2026年上半年正式投入运营。
建成投用后,车站将承担起西延高铁、西康高铁、西十高铁的旅客始发终到业务,年发送量预计将达到3650万人次,极大地缓解目前西安铁路枢纽客流压力。 西安东站施工现场 图/ 央视新闻
西安东站建成后,将成为西北地区特大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对提升西安在全国铁路网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