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中,位于西安的空 军军医大学将承担国家分子医学转化科学中心项目建设。
那么,何为分子医学?准确地说,分子医学转化科学核心是阐明人类疾病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的病理、生理机制,并将有关成果转化为临床预测、诊断、预防和治疗的有效手段,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当代生命科学发展趋势。
而这一“重器”便是针对我国肿瘤、心脑血管、免疫和代谢性等重大疾病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科学问题,建成国际先进的分子诊断、临床分子影像和个体化医学的分子医学共性技术体系、国际前沿的科技创新重大平台、生物医药研发转化重要基地,填补领域空白。
空 军军医大学校园
项目落地灞桥区现代纺织产业园,规划面积59.85亩,总建筑面积5.4万㎡,总投资8.14亿元。它被多年列入西安市重点建设项目清单,并写入《西安“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等官方文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进度方面,目前土地平整工作已经完成,初步计划2025年投入运行。
梳理建设进程,2015年12月底,国家层面批复在陕西建设国家分子医学转化科学中心,批复内容包括重点建设分子诊断、临床分子影像及个体化治疗、精准医学3个分子医学转化研究平台,并建设跨组学技术、细胞重编程技术、医学大数据技术、分子医学检测等7个功能技术中心。
后续将吸引社会资金,发展个体化精准医疗产业。按最新规划,拟建设拥有1000个床位的西谷医院(转化院区)。
国家分子医学转化科学中心效果图
转化中心立项之后,相关环境影响评价、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前期筹备陆续完成,学科人员组建工作正在进行,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西安项目即将步入成熟发展的快车道。
今年3月,围绕分子诊断、分子影像和个体化治疗三个研究平台建设的陕西省人民医院分中心成立,也就是说如此科学研究并非与百姓遥不可及,这些研究成果最终也将转化至患者的日常治疗工作。
瞄准医疗“双中心”,多方加速度
事实上,不止是依托国家分子医学转化科学中心建设,西安亦借助多个综合实力前列的高校附属医院,谋划医学领域的“双中心”建设打造——国家医学中心与区域医疗中心。
与科创“双中心”类似,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系国家层面牵头提出设置,旨在通过高水平医院,提升整体和区域医疗服务能力,努力减少跨区域就医。
并且在分级诊疗制度推进的背景下,逐步形成“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的梯级架构。
启用门诊的红会医院北区 航拍©悦西安
自2017年启动规划设置至今,卫健委方面已按照程序设置了13个专业类别的国家医学中心和儿童类别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包括心血管病、癌症、老年医学、神经疾病、传染病医学、儿童医学等领域;同时于医疗资源薄弱的地区先后分四批批复76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
需要说明的是,这一“中心”不单单特指某一城市,而是具体依托到一个或者多个医疗单位。
仅选取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医院所属地来看,涉及7座城市、共24家医院。这其中,北京以占据过半数量的13家居首,涵盖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等附属医院及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医院等;上海拥有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等6家,杭州、武汉、长沙、广州、成都则各有一席。
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医学中心设置暂未覆盖西北、东北地区城市,而医疗资源相对富足的西安,只有以西安市儿童医院为主体所设置的面向西北区域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全国共5个)。
但当悦君翻阅国家相关创建通知及陕西多方公开表态,可以发现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多次表明出要创建国家医学中心的态度和决心,且被列为首批11个“辅导类”创建单位之一。
交大一附院国际陆港医院(2022.12)
而当下对于医院而言,已处在建设的关键时期。位于国际港务区核心地段的交大一附院国际陆港医院,便作为推动医学中心建设的关键项目,该项目不仅包含一座综合性三甲医院,该院“头号”攻关的完全国产化首台套医用超导重离子加速器设备也将落地于此。
与此同时,多个区域医疗中心推进工作传来新动态。交大一附院、二附院于今年4月通过陕西层面组织的国家重症区域医疗中心评审,拟适时启动申报;西安市红会医院已实现国家骨科区域医疗中心60项设置标准100%达标;交大口腔医院启动牙体中心建设,对标国家口腔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标准。
西安交大一附院联合研发的国产ECMO系统
医疗基础资源扩充,布局再平衡
推动医学类“双中心”建设,其本质是为了带动优质医疗资源定向流动,解决区域间资源不平衡的结构性矛盾。今年的官方报告中也同样明确道,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
就拿西安来说,面对西北最大门户城市,如此丰富的医疗资源并不仅为一城、一省所用,其辐射范围可延伸至甘肃、青海、新疆、山西、河南等周边省份。
还有像是入选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名单中的西安交大一附院青海医院,交大二附院洛阳、新疆医院,也都是优质资源输出的实际落地案例。
西安市儿童医院经开院区 航拍©悦西安
本月初,西安市儿童医院经开院区开诊试运行。作为西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儿童专科医院,其总建筑面积48万㎡,规划床位2000张,除原有儿科外,专科设置方面还加入妇产板块。值得一提的是,这里也将承担西北地区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
而在一个多月之前,同位于经开区高铁新城板块的西安市红会医院北院区开诊,它是西安一次性建设的规模最大、床位最多、投资最高的公立医院。
院方对外表述称将发挥地处交通枢纽的核心区位优势,改善全市、全省及周边省区群众的就医条件,以“西部第一、全国一流、世界知名”为发展目标愿景。
西安市第一医院新院区内部
西安新、扩建三甲医院名单及进度 制图©悦西安
根据统计,2023年西安将有至少8个新建或改扩建医院投用。
特别是在投用、规划建设的三甲医院中,有近半数集中在了这些年人口大量导入的城北区域,像经开范围内的红会医院北院区、市儿童医院经开院区,浐灞的西安医学院总医院,国际港务区的交大一附院国际陆港医院等等。
即便步入“后疫情”时代,但把优质医疗资源这块“蛋糕”做大、分好,依旧被摆放在民生工程的重要位置。
前述提及的转化医学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抑或建设中的医疗中心、三甲医院,如此密集行动背后,实际上就是通过提高医学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专业人才队伍以及发挥区域中心引领带动作用,使城市医疗能级得到跃升,同时也在推动着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