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各地政府都将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融合视为新一轮区域发展的着力点,西安经开区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尤其是在光伏等先进制造业的频频发力,标志着经开区已经摸清科技创新的赛道规则。
我们不妨从此处出发,试以窥探用硬核项目引领西安工业突围的逻辑与路径,制造与科技、创新与产业之间的联通,看看“钢铁洪流”与“科技蓝海”能碰出怎样火花。
光伏龙头全新项目落地渭北新城
2023年过半,全国各地都在发力经济建设,可谓各有千秋,但无一例外的是,主要发力点都放在了科技项目上。
的确,科技项目作为自我更新式项目,具有产值高、后劲足、带动强等一众优点,不仅能够带来可观的税收和经济加成,更为区域提高城市能级、提升城市界面贡献不竭动力。
作为渭北万亿级工业走廊,西安经开区自然早已先人一步。
开工仪式现场
8月18日,隆基绿能年产20GW单晶硅棒、24GW单晶电池及配套项目在西安经开区渭北新城正式开工。项目占地2200亩,建成后将解决就业近6000人,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公开信息显示,本次项目是西安市全面推进“北跨战略”以来,落地决策最快、投资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开工时间最短的重大产业项目。
提起隆基绿能,新能源领域甚至全行业几乎都知道。隆基绿能创立于2000年,是全球最具价值的太阳能科技企业。2022年,隆基绿能实现营业收入1289.98亿元,位居《财富》中国500强第177位,《福布斯》2022全球企业2000强第724位。
隆基绿能总部基地
事实上,除了渭北项目开工,隆基绿能已经多次在经开投资项目。而为什么此次会再度选择经开区,离不开区域在平台建设、制度创新、要素投入等久久为功的结果,再加上秦创原平台的赋能,这里无疑成为先进制造业的优先考虑。
如果从更宏观的层面来说,隆基绿能此番大手笔不仅带来了项目,还大幅提升了经开区产业含金量、含新量,更对西安市经济及产业转型形成示范效应,一种“大企业纷纷青睐”的信号被释放了出去,这对于正处在追赶超越的经开区乃至西安来说,这样的“既视感”可能更为重要。
窥一斑而见全豹,隆基这次投资究竟意味着什么?
解码产业格局变化背后的逻辑
详细剖析之前,大家首先要了解我国光伏产业背景。当下,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各项指标均呈快速增长态势,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规模约4.7亿千瓦,已超过水电成为我国装机规模第二大电源。
太阳能光伏发电实际应用
顾名思义,光伏产业主要指以硅材料的应用开发形成的光电转换产业链条,包括高纯多晶硅原材料生产、太阳能电池生产、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相关生产设备的制造以及光伏发电的应用等多个环节。
从应用场景就能看到,这种产业发达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调整能源结构、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 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同时,在现如今全球对光伏产业无比重视的背景下,产业发展需要不断科技创新,隆基绿能秉承“科技引领”的理念。2022年,隆基绿能全年以超过45GW组件出货量再次位列全球第一,实现三连冠。
就如洛克菲勒说过:参与游戏制订的人,才能成为最后赢家。
年产12GW单晶电池、20GW单晶硅棒项目效果示意
为何这样说,仅从隆基绿能本次大手笔投资的单晶电池、单晶硅棒项目就能看得出:单晶电池是一种高效的太阳能电池片,主要应用于太阳能发电系统中,而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单晶电池市场需求将不断增加。
而单晶硅棒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它是单晶电池的组成部分。换句话说,隆基此次投资的项目,把光伏产业的核心和上游全部囊括其中,形成了全产业链的“产品堡垒”。
虽然光伏产业目前竞争十分激烈,但隆基是国内最早从事太阳能光伏业务之一的企业,其产品卡位、市场反馈都是行业顶尖,再加上客户和品牌有一定的沉淀,时至今日,市场占有率依旧能维持在40%左右。
经开街景 航拍©悦西安
毫无疑问,这是隆基问鼎全球第一之后的大动作,例如硅棒产能是隆基在陕西省内首次布局的单晶硅棒生产项目,它不仅仅是单个生产性项目,它更是平台型的“城堡”。
无论是从上下游带动、项目矩阵、产业迭代等方面来看,它给经开区增加的不只是一个具有强科技转化率的先进制造业项目,更像是改善了西安的产业能级和创新生态,这对于助推整个大西安经济的转型升级,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然,目前只是开始,隆基作为行业头部,是西安市支柱产业的“顶门杠子”之一,有了更多区域支持后,能够对光伏产业的创新技术施展更多拳脚,另外也可以作为一个范例,对西安市先进制造业中其他企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路径之道,这对于西安高质量发展而言,可谓一举多得。
先进制造北跨“主战场”最强音
有人会问,为何如此“强劲”的项目会落地经开区,究竟有什么独特引力。
西安经开区版图格局
先看项目地理所在地渭北。渭北新城总规划面积约150.6平方公里,占经开区总面积的55%,是经开区四大发展区域中最大的板块,也是未来经开区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主战场”和“增长极”。
也就是说,经开区是大西安工业强市战略的主战场,渭北新城则是主战场中的白菜心。其重点打造的“5+1”产业发展布局,一批重大项目先后落户:截至2022年,渭北新城已拥有入驻企业和项目约110家、“五上”企业36家、高新技术企业33家、科技中小企业24家。
仅从数据来看,经开区在渭北新城布局的产业体系几乎全部瞄准的是西安产业发展薄弱环节,紧紧抓住秦创原平科技赋能,各类龙头企业加快集聚、新业态不断涌现,让经开区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同时也让大西安的工业基础得到充分夯实。
经开区四大功能区
再者,如果从产业链方向探讨,那么可以说,把薄弱环节变成坚强锁扣,这不仅是区域的历史级使 命,更是西安实现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共同希冀,这就是经开区最大的优势。
尤其是在数字化、智能化变革浪潮的引领下,先进制造产业各细分领域必然会加速洗牌,此类种种做法,为经开区提供了“立于不败之地”的发展路径:通过积极引入新兴领域节点型、产业链型企业,瞄准了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补链、强链、延链方向,将全体系的竞争优势不断延续,亦让其项目、企业得到自我革新式蓬勃发展。
还需要强调的是,此前隆基绿能投资的项目,在项目签约当天,经开区就成立了项目推进组,举全区之力保障项目建设,成为隆基近年来从签约到开工建设用时最短的产能扩建项目,创造了“经开速度”。
这是极其重要的,往往项目从成功签约到正式动工,会耗费大量时间。而实际经验告诉我们,如此冗长的时间,不仅会加重企业方投资建设的负担,消磨投资热情,甚至原本板上钉钉的事情也因此再无下文。还有些建成后,后续服务跟不上,原本千亿、百亿级项目也因此缩了水。
项目在台前,各类要素保障在幕后。作为西安工业强市的排头兵,要熟悉这套组合拳的应用:引进项目的最终目的,就是基于企业放手试、大胆闯的底气,不断解决产业链短板,发挥创新链长处,从而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
对于如今的经开区、西安而言,成绩是一个好的开始,随着更多更好项目加入,将更能增加西安工业拉动能力和范围,犹如工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一样,先进制造业产业也将赋予经开、赋予西安来自科技的不竭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