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唯一一所不在中心城市办学的985高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历经近90年发展,以一校之力支撑起中国旱区农业文化发展,成为所有有志于“农”的学子的心中圣地。
近日,这所农业学科的殿堂级高校迎来重磅消息。9月19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来农业研究院建设全面启动。
西部农学殿堂,诞生于民族危亡之际
谈及西北农业最高学府的成立,绕不开一场自然灾害。
1929年,陕西遭遇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自然灾害。彼时的关中大地旱魃肆虐、赤野千里,饿殍遍野,民不聊生。 这就是著名的“民国十八年饥馑”。
据陕西省赈务委员会统计,当时,全省有200多万人活活饿死,200多万人流离失所,逃亡他乡,800多万人以树皮、草根苟延生命于奄奄一息,全省92县尽成灾区。
多次为乡梓筹款赈灾的于右任不禁发出哀叹:“关西赤地人相食,白首孤儿哭暮年。”“民为国本,食为民天。”在此时的西北建立一所农学院,是为“国之根本”。
1932年秋,筹建建设西北专门教育委员会”成立;同年十二月,该委员会改名为“建设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筹备委员会”,于右任、张继、戴季陶、杨虎城、邵力子等民国大员为筹备委员,足见当时军政与社会各界对这座学府的重视。
于右任踏勘校址 图/网络
首位校长于右任在1933年筹备建校查勘校址时,选中了当时的武功县张家岗作为校址,正是今日杨凌区所在地。
1934年4月20日,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7层教学大楼奠基,这标志着中国西北地区第一所高等农业学府成立。
图/网络
成立之后,这座学府的办学力 量不断得到增强。1938年7月,奉教育部令,与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农学院、河南大学农学院畜牧系合并,赫赫有名的国立西北农学院正式成立。
可以说,这座学校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荣辱与共,肩负着建设西北、兴学兴农、培育英才的历史重任。
自此,杨凌这座关中小镇汇聚了众多农林有关的科研所和4000多名科教人员,在上世纪90年代就被冠有“农业科技城”的美誉。时任国务院副总 理李 岚清在1996年赴杨凌考察后表明:中国作为一个干旱半干旱地区广大的国家,需要有一支高等农业教育和科技的“国家队”扎根当地。
1999年9月11日,原西北农业大学、西北林学院、中科院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陕西省农业科学院、陕西省林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等7个教学、科研单位合并组建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进入国家"985工程"建设序列,次年,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序列。2017年与2022年,两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从未缺席全国重点大学名单。
历时6年,未来农业研究院破土动工
未来农业研究院项目从提出到破土动工,历时近6年,凝结着西农师生、校友们的智慧与心血,承载着这座高校再度腾飞,恢复荣光的期盼与重托。
未来农业研究院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杨凌示范区共同建设,位于学校北校区西侧,规划建设用地1200亩,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总投资41.56亿元。
项目规划建设未来农业前沿交叉研究中心、旱区作物生物育种研究中心、家畜良种与未来牧业研究中心、非耕地设施农业研究中心、旱区未来农业技术创新中心、上合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6个科研创新平台,1个为科教人员服务的综合配套设施。
根据建设规划,未来农业研究院分为先期启动区和主体功能区。其中先期启动区约300亩,主体功能区约900亩。
启动区作物生物育种大楼的建筑造型充分融合“生物育种”的主题,写意DNA之型,描绘生命科技之意。东临试验田,以开放空间呈拥抱姿态,让试验田向建筑内部延伸,从试验田野到地面庭院,再到屋顶花园,远眺田野,近嗅花香,打造生态绿谷。
按照计划,项目将于2028年全面建成投入使用。
力争通过5—10年,未来农业研究院将建设成为引领未来农业发展的新引擎、汇聚人才的新高地、人才培养的新特区、国际合作的新平台,成为上合农业基地和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的重要载体,为将杨凌建设成为世界旱区农业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重要支撑。
杨凌新貌 ©西大街游民
建设未来农业研究院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引领世界旱区未来农业科技创新的前瞻布局,不仅对于西农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意义重大,对于陕西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县域经济追赶超越同样具有深刻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