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你的首选出行方式是什么?猜测公共交通会成为不少人会脱口而出的答案。
事实上,最新发布的《2023Q3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印证了这一点,通过分析用户使用地图查询公交&地铁、骑行与步行路线规划占总规划次数比例,得出绿色出行意愿最强的城市涉及北京、上海、西安与深圳,其中西安在公交、地铁出行意愿指数方面位列全国50个主要城市第二位。
2023第三季度绿色出行意愿指数 数据©高德地图
究其原因,一方面凸显公共交通的高效便捷,另一方面同样反映出地面交通的拥挤。
诚然,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拥堵问题早已是各大城市亟待治理的城市病难题,尤其放在西安身上,这一现象就显得尤为明显,那么接下来又该如何“医治”?
城市规模与立体路网尚不匹配
总体来说,造成交通拥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过多数情况下人们会将堵车与路网联系在一起。
数据显示,2022年西安公路总里程达13474公里,中心城区建成区道路长度2561公里,中心城区建成区路网密度为6.2km/km²,这一密度位居全国第19位。路网指标虽多年排名有所提升,倘若站在全国层面观察,当前西安的路网密度还未达到全国平均6.4km/km²。
西南二环立交
即便碑林区、新城区、莲湖区等核心区密度抵达及格线,“毛细血管”看起来相对稠密,具体分析却发现这些路网仅凸显区域“密”的特征,特别是城墙内多数道路红线宽度不到15米,实际可用作机动车通行的车道数普遍偏少。
好在,如今的外围开发区路网已做到提前谋划,布局相对平衡且加密工作持续进行。
而一环路之外,由于过往规划时的不足,二环路无奈修建成“过山车”式,南、北三环路主线与绕城高速平行,绕城高速实际交通量已达到设计预估交通的两倍以上……这些本应承担快速通行作用的城市环线,反而转变为城市交通的痛点。
北辰路-凤城五路立交
同时,中心城区路网呈九宫格局,如此棋盘式结构导致平交路口众多,因而快速路的存在就显得颇为重要。时至今日,西安互通式立交数量不过50余座,规模相较同经济、人口体量城市有一定差距。
除了“硬件”数量的偏少,现有快速路还存在与路网衔接不到位的情况,车辆通过新建快速路形成集聚,而后却因接入既有道路的承载不足或建设滞后、预留,导致新的堵点形成,通行能力提升受限。
平日早高峰西安路网情况
结合道路运行数据,中心城区路网高峰期时速约29.6公里,对比前一年略有提升。相比工作日,周末高峰期整体车速提高6-9%,但旅游景区、商业中心、大型公园周边车速会略低于工作日期间。
多个数据背后,交通治理提出新目标
当我们选取早晚高峰西安路网拥堵排行,会发现有一半以上的路段分布于二环路、三环路,这其实也显示出资源、人口的空间过度集中。
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居民职住分离现象逐渐明显,平均通勤出行时耗、出行距离明显增长,同样直接反馈到交通压力。
此前,由中规院交通院发布的一份城市通勤监测报告曾引起大量关注。内容显示,我国45个主要城市单程平均通勤耗时36分钟,这当中西安平均通勤时长为35分钟、距离超过9.3公里,且距离长度在过去三年内逐年增加。
主要城市单程平均通勤时长
有统计称,当前西安居民通勤出行范围集中在中心城区,主要涉及高新-雁塔-莲湖、雁塔-曲江、经开-未央、碑林-新城以及高陵-泾渭新城之间,这也是潮汐式通勤高峰形成的主要因素。
轨交覆盖比重也尤为重要,目前西安地铁800米覆盖通勤比重为19%,待地铁三期全部建成之后,8号线环线的加入,无疑进一步激活轨道交通线网主骨架、提升换乘效率,通勤覆盖比重将呈现显著变化。
但从根本上讲,更为合理的产业布局,或许是缓解通勤时间过长的关键所在。 西安南中轴路段车流量
在城市通过提高路网密度、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实施机动车尾号限行等方式缓堵保畅的同时,值得一提的还有快速增长的机动车数量。
来自官方的数据表明,西安市机动车保有量目前突破520万辆,居全国第七。这一数字涵盖了私家车、货车、摩托车等类型的机动车,其中摩托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占到机动车总量的10%左右,新能源车保有量也超过25万辆。
西安机动车保有量超过500万辆 制图©悦西安
另一角度讲,停车难亦是“行车难”的重要诱因之一。机动车激增的背后,现有停车泊位无法支撑需求,致使供需矛盾出现,实质上也为停车配套设施提出了新的要求。
西安市级层面早先曾出台有关解决“停车难”问题的三年行动方案,明确建立“以配建停车设施为主、路外公共停车设施为辅、路内停车位补充”的城市停车体系。截止2022年底,西安现有小汽车泊位共约334.7万个,车均泊位约0.85,尚低于国标建议的1.1-1.3。
拥堵难题还需多方纾困
客观来看,城市交通拥堵本身就是一项综合性问题,各种因素都会对其产生影响,意味着交通治理这样一个复杂而艰巨的工程,需要多方联动。
针对影响道路通行效率的违停管理,9月初交警部门发文表示将在早晚高峰期间强化对“3类8种”违法停车行为的查处力度力度,涉及占用道路资源类的多排停车、路口停放等违停行为,降低通行效率类的不按规定车道行驶及摩托车、电动自行车违反禁令标志等行为。
在交通组织精细化方面,推行“双待交通组织”、“可变车道+借道左转”、拉链式通行等新模式,超过600个信号灯实现自适应配时。
而事关道路基建设施领域,热度最高的二、三环扩能提升改造工程,相关方案设计正在深化阶段,期待后续具体方案的公布及落地实施。
此外,在轨道交通居高不下的客流强度、客流量屡破纪录的背景下,新线建设和新一轮规划上报显得尤为迫切,目前西安地铁运营总里程312公里,最晚到2025年,全线网换乘站将增至35座、总里程达到422公里。
西安地铁2025年运营线网展望 制图©悦西安
当然,官方层面也表露出解决交通拥堵的决心,我们期待后续有更多实质举措,从而构建趋向合理的城市交通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