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近些年西安的发展历 程,可以看到在城市骨架不断拉大的效应下,不同区域之间资源的差异分布,带来了各不相同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风格各异的发展图景。
这背后,除了需要对区域资源优势进行深度挖掘外,也需从宏观架构上,引导每一份资源发挥最大价值。而前不久长安区发布的“三区三线”划定方案图,则再次为西安城南的空间走向,明确了方向。
新规锚定方向,城南界面再升级
具体来看,“三区三线”涵盖从生态、农业、城镇这三类空间,到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这三条控制线,是国土空间管制体系的核心构成。
长安区“三区三线”规划示意图
而长安区“三区三线”规划的定调,标志着西安城市南界线的确立,同时也明确了长安区与西咸新区,与曲江、高新、航天基地等开发区的划分范围,助力“一区多制”特色的长安区,持续打造“西部强区”。
其实,如何协同好生态、农业、城镇三个层面的资源,一直都作为国内大城市面临的课题,出现在主流学界,比如今年公布的西安国土空间规划,长安区关于“一屏、一城、一带、四廊、两区、三轴”的表述,就得到进一步细化。
长安区国土空间发展格局 一屏丨秦岭北麓生态安全屏障; 一城丨长安区集中连片城镇建设区; 一带丨环山路休闲产业带; 四廊丨浐河、沣河、潏河、滈河及其支流构成的生态廊道; 两区丨现代都市农业片区和秦岭林业特色片区; 三轴丨终南大道发展轴、西沣发展轴、雁引发展轴。
总体格局规划图
基于对国土空间的科学统筹,长安区匹配的发展逻辑也逐渐明晰,即充分挖掘和利用区域内特色资源,相互协同,加快区域发展步调,为西安城南描绘特色图景。
到规划远期的2035年,长安区要基本建成国家中心城市协同创新高地·城乡深度融合发展典范城市,依据城市定位构建起国家公园体系示范区、西安现代农业示范区、科技创新发展核心区和人文生态品质先导区。
所以我们能看到,长安区除了秦岭的生态基底之外,其现代城市界面也不断升级。不仅有地铁2号线向南延伸至常宁宫,共建立体交通网络,还通过不同领域的触角,触达多层面社会感知,丰富城南的生活场景。
长安区部分重点项目效果图
比如横贯东西的地铁15号线,串联城南产业、人文、生态资源;龙湖天街选址东长安街,填补航天商业空白;“一带一路”物流科创园项目落地,打造中国西部物流产业枢纽和指挥调度中枢;西安洋天新能源科技产业园项目落子学府大街,再度深化区域产业集成度……
而这些项目的不断加持,也为城南各大组团的协同分工,提供了科学的资源分配,共同拉高长安区乃至整个城南区域的都市氛围。
三重红利交叠,“白菜心”价值凸显
可以说,基于“一区多制”的特殊区情以及丰富的产业、生态、人文资源,深度和广度,成为长安区的发展关键词。尤其在西安城南区域的空间更新过程中,围绕新生的长安公园绿核,这处被多重红利叠加的板块逐渐浮出水面。
长安公园一景
首先是生态层面,千亩长安公园带来难得的城市绿意。作为城南规模较大、景观元素涵盖范围极广的综合性公园,长安公园内部包括滨河、景观水体、运动、专类花园、花谷、农耕等6个功能区,还拥有内陆地区极为稀缺的湖泊资源,是名副其实的城南“生态绿肺”。
其二是人文层面,高等学府环伺的文化高地。十几年来,西北政法大学、西安邮电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等高等学府,共同拼接了西安的文化高教重地,并通过优质人才的输出,为周边生活圈带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
其三是产业层面,密集的产业的矩阵,补充了区域的成长后劲。聚焦长安公园本身,西侧高新区兼容城市白领和优质产业,承载大量商务活动;东侧航天基地,已是大西安 “科创大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集聚了众多高科技研发和产业人口,二者都作为长安公园板块的东西两翼,保持着舒适的城市尺度。
特别是在前不久,省科技厅发布的最新一批陕西省瞪羚企业公示名单当中,陕西浩新工业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长安杜曲新村工业园)、陕西那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长安数字文化产业园)均被认定为2023年度陕西省瞪羚企业,这是长安区今年新增的2家省级瞪羚企业,而目前,这样的企业已累计已有5家。
这就形成一个良性循环:高教资源保持人才供应,加速产业成长的同时助力区域能级的提升,而生态资源的穿插布局,则保证了城市快速发展之下的温度。借助这样的趋势,长安公园被定义为:西安城南更新升级的样板。
同时我们也关注到,该区域还不乏有万众·长安松间、绿城·清水湾等高端项目先后落地,随着“朋友圈”的扩大,长安公园板块的人居质素正在发生转变,当人们将宏观的长安区缩小来看,当然能够从侧面印证,环湖区域匹配的高价值属性。
长安区医院
湖山之畔,见晓山青
当然,在长安公园板块逐步升级为城南“白菜心”的过程中,不难发现,“人的参与”成为促进区域发展的最主要因素。生活消费需求的增加,让商业品牌的入驻变得更积极;产业需要的迫切,带来了特色园区的落成;对城市温度的探寻,引导了生态公园的开发和推进……
而人们更希望,了解增量背后的变量。这股变量,可以是公众对城南生活的重新定义,也可以是再次出发,站在过去基底之上的更好空间营造。
万景·荔知里整体效果图
因为区域的发展过程,无疑是满足各类人群需求的过程,能够以更友好的持有成本,获得更适宜的居住条件,才能让城市建设者与公众之间产生“默契”。
显然,坐落于长安公园湖山之畔的万景·荔知里,作为携新地块入市、启发城南人居提案的重要角色,恰好顺应了这一默契背后,本土开发商关于生活空间的探索。 要知道,作为一家深耕本土市场24年的房企,荔知里是万景地产继荔知湾、荔公馆之后的又一产品。项目择址长安常宁新区门户,子午大道和学府大街交汇处,毗邻千亩绿地长安公园,占地面积约70亩,容积率约2.5,住宅建面约11万㎡,首批次开盘120-143㎡面积段产品,是万景·荔知湾的三期新作。
而长期活跃于西安城市核心板块的万景地产,在与城市建设的同频之中,总结出属于自己的产品理念,用过去累计百万方土地的开发经验,带来独具时代意义的湖居生活新体验。
万景·荔知里建筑立面效果图
一方面,天然的地理位置为万景·荔知里带来了绝佳的湖景视野,社区步行约54米即可抵达潏河滨水景观带,向东约150米即可达到子午湖,具备400余米的一线观湖面,借势长安公园约2600亩的稀缺绿地,换来“俯瞰子午湖,推窗望南山”的生活想象。
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放大湖景资源,万景·荔知里在产品设计层面进行长期揣摩。比如采用超大窗墙比来“收纳”湖山美景,让整体建筑充满灵动色彩和飘逸韵味,同时层层退让的楼栋布局与旷阔楼距,同样营造了湖景的绝佳感官。
与外部的湖山景色相比,是项目之内对园林景观的充分打磨。万景·荔知里采用“一庭、双环、六园”景观园林设计,通过错落有致的布局,将中央会客廊厅、邻里互动廊架、儿童欢乐区、萌宠天地等场景点缀其中,让园区中不同角落都有实现绿色和新意。
景观之外,项目充分享有区域周边人文资源,除了背靠长安大学城直接吸纳高教红利,一路之隔涵盖小学、初中、高中教育资源的西安湖滨学校,可满足全年龄段、一站式的教育需求。另外项目自带约13万㎡盒子+Block街区商业,为整个公园板块和社区居民生活需求,提供了更系统的保证。
万景·荔知里对面西安湖滨学校
外观湖山美景,内有生活雅趣,万景·荔知里想要做的,正是基于过去自身的产品主义打造全新的城市美宅,为西安湖居新时代写下重要一笔,同时也将继续为西安城南的都市界面升级,贡献本土力 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