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4-3-16 19:18: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漫步@ 发表于 2024-03-16 12:09
据《唐史 长安县志》记载,唐天宝年间,曾修建“安化、启夏、明德三门”,驻设驿站。驻扎的将士和家眷、奴仆以及后来到此种田的农夫在此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了村落。《雁塔区志》142页载:“三门口村形成于唐代,唐长安城外郭城墙有三个门,其中安化门位于今北山门口以东约220米处。”又据北宋张礼《游城南记》记载:“盖京城之南凡三门:中曰明德门,今谓之五门;西曰安化门,今谓之三门。”可知“三门”在宋代已有此称,清和民国初年印制的地图均称为“三门口”。由此可知,“三门”的称谓,原指安化门有三个城门洞,村名便是由此而来。由于村落庞大,遂分为南、北二村,又因“山、三”谐音,历代沿用的“三门口村”,何时改名为“山门口村”,受限于历史条件等因素,具体缘由无从考证......
这个山门口确实理解不了。可能得原来住在北山门,南山门的人来解释
关中话里面三山同音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