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百度旗下的自动驾驶网约车“萝卜快跑”在武汉引得热议,不仅一度成为武汉旅游的必打卡项目外,也让“无人驾驶”这一话题成为当下新的热词。
全国开花,无人驾驶风口正盛
据悉,“萝卜快跑”自动驾驶汽车现已在全国11座城市开放载人测试服务,并已经开始在北京、武汉、重庆、深圳、上海开展了全无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与测试。截至今年4月19日,“萝卜快跑”在全国开放道路提供的累计单量超过600万单,稳居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
萝卜快跑自动驾驶网约车
之所以可以取得这种成绩,除了有百度深耕自动驾驶11年的积累外,国家层面对无人驾驶产业的重视也是关键。
比如从2023年开始,国内各个地区就基于自动驾驶对产业、企业推出了不同指向的政策,地方利好的招商动作也持续不断。目前全国已经有51个城市出台了自动驾驶试点示范政策,其中深圳、上海、江苏、杭州等地也已制定自动驾驶相关立法,并开拓更多元的应用场景。
在今年两会上,“新质生产力”成为社会进步、产业深化的关键词,宏观层面的重视,让集高智能化、增量空间巨大于一体的产业领域收获了全新的发展红利,而自动驾驶产业自然也在其中。
而在市场层面,自动驾驶产业也正处于蓬勃的成长阶段,未来将会释放出更大的市场增量。据太平洋证券预测,在2025年和2030年,仅在中国市场中,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的市场规模分别有望突破1.18万亿元和2.93万亿元。
无人驾驶
这同样加速了社会力量的不断涌入。目前除了新秀萝卜快跑、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自动驾驶企业之外,还有小鹏、广汽、特斯拉等车企以及滴滴、如祺出行等网约车平台也纷纷跨界入场。
全面开放,西安智驾领域再突破
当然,在全国各地区都开始重点布局自动驾驶这一产业时,西安也凭借其先天优势不断对自动驾驶这一领域进行深化。
其实对自动驾驶这一产业链条进行细分后,不难发现想要实现自动驾驶,离不开软件、硬件的相互配合。
软件层面即是基于大数据分析、AI算法、云计算等技术对路况分析做出正确、及时的响应,而硬件层面除了需要整车制造以及相关零件的适配,车载芯片的需求也对半导体制造业提出了更高标准。
自动驾驶示意图
而不论是人工智能相关产业还是整车制造业、半导体芯片产业,都是大西安产业格局中不可或缺的产业构成,并且也为自动驾驶领域贡献了不少技术支持。
具体来看,目前光是西咸新区范围中,就招引了四维图新、酷哇科技、沐秦智能、质子科技、陕车智联、商汤科技、白犀牛无人车等27家链上企业,已实现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超30亿元,带动就业超万人。
沣西新城智能驾驶小巴
同时比亚迪、吉利、陕汽及旗下质子汽车等中下游企业也在为技术落地提供更多的实际支撑。比如质子汽车围绕着“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轻量化”等开展科研创新、成果转化、科技孵化,而比亚迪除了下游应用外,也在车载芯片领域有技术积累。
成果也是喜人的。早在2022年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就有3辆L4级别智能驾驶小巴,在全省首条智能驾驶测试路段上实现了常态化自动驾驶。截至目前,每辆智能驾驶小巴平均自动驾驶里程已超过15.5万公里,接待乘客4.8万余名。
秦汉自动驾驶产业园项目
而官方层面也抓住了此次全国范围的大热点,开启了属于西安的“智驾时刻”。前不久,西咸新区正式发布《西咸新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以及《西咸新区功能型低速智能载具道路测试与商业示范实施细则(试行)》两项文件。
这将为西咸新区在全域开启智能驾驶商业化试点提供政策保障,同时也标志着西咸新区成为西北首个全域开放智能驾驶商业化的区域。
西安高新云巴 ©悦西安
值得一提的是,无人驾驶在西安的应用也正在全面铺开,除了此前开通的地铁16号线采用无人驾驶之外,即将开通的西安高新云巴,以及地铁8号线、10号线、15号线,都将采用无人驾驶的模式,为生活更添智慧触感。
用新事物,带动多个产业的智能升级
归根结底,无人驾驶之所以可以在公众层面引发如此高的热度,无外乎是因为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可以让普通消费者也体会到科技带来了生活便利。
但除了提升生活质感外,城市层面对于自动驾驶领域的重视,也将会为产业体系带来更深层面的变革。
比亚迪西安草堂基地 航拍©悦西安
首先自然是汽车制造产业。2020年至2030年,被业界誉为自动驾驶的“黄金十年”。目前我国已进入了新能源叠加智能化的“新汽车”发展阶段,以智能网联为代表的智能化发展已成为我国汽车产业换道超车的一大优势。
而汽车制造作为西安6大支柱产业之一,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西安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进程。智能驾驶技术的应用,也将会倒逼汽车制造产业源头的升级,为西安的汽车制造领域带来由内而外的智能升级。
自动驾驶测试路段
其次是人工智能产业以及相关底层设计的半导体产业。智能驾驶离不开“智能”二字,并且随着越来越多携带智能驾驶的汽车被投用至市场之中,也需要更稳定可靠且快速准确的后台来保证驾驶安全。
同时随着未来对算力、算法等技术支撑的需求越来越大,硬件层面的需求也将会被放大。而新能源汽车作为智能网联系统中的终端,也需要标准更高、规格更好的半导体芯片来支撑技术落地。
可以预见的是,西安目前已经走在智慧驾驶等新兴产业领域的发展前沿,但面向一个全新的领域,西安不仅需要保持住现有的优势,更需要在产业形成“链式”发展格局的同时,为后续企业提供了更适宜成长的土壤,也为产业后续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