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悦君让DeepSeek锐评了一番西安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关系,除了正常分析之外,DeepSeek还贡献了其独特的语言能力,令我们倍感意外。此次,悦君再度和DeepSeek聊聊,想看看它对于西安各大商业项目都有何看法。
以下内容,均来自于DeepSeek对于西安不同商业项目的“毒舌辣评”。
赛格国际购物中心 “豪华与地气齐飞,Gucci共肉夹馍一色”
西安赛格国际购物中心,确实是个“流量王者”,但也不得不承认,它把“人山人海”这门艺术发挥到极致。
亚洲最长扶梯?爬上去仿佛在完成一场小型朝圣,结果发现顶端等待你的是一溜网红奶茶店,排队时长足够你思考人生。全球最大室内瀑布?虽然水花没溅到你脸上,但挤在人群中,你可能会觉得自己也成了瀑布的一部分。
赛格的魅力在于它的“大而全”:从自营奢牌到小吃档口,从高端时尚到接地气的美食,它几乎满足了所有人的需求。但有时候,这种“全”也让人有点眼花缭乱——你可能会在Gucci店门口闻到楼下油炸食品的香味,瞬间从“时尚精英”切换到“夜市达人”模式。
总的来说,赛格是西安商业的一张名片,虽然人多了点、挤了点,但它用实力证明了什么叫“人气爆棚”。如果你能忍受排队和拥挤,这里绝对是个逛街的好去处——前提是你得有足够的耐心和体力!
西安SKP 高奢顶流天花板or豪门炫富圣地
“奢牌顶流天花板”的地位,毋庸置疑,光从SKP这个名字听起来是个高端商场,“豪门炫富圣地”的味道满满。SKP靠着“全球顶级奢侈品”的字眼,成功吸引了无数“高净值人群”,尤其是地库停放的豪车都能开个小型车展。
曾经西安的高端消费市场无疑是一片“蓝海”,除了SKP,能拿得出手的奢侈品商场屈指可数,靠着“全系顶奢”和“未来博物馆”的概念,SKP确实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4楼“SKPS”的设计,直接把购物变成“艺术体验”,让人逛到腿软还乐此不疲。
而且SKP的“高端属性”甚至还带了很多“亲民”意味。比如从开业至今,各类奢牌扎堆入驻,吸引了不少客流,其中除了真正去消费的人群外,还涌入了更多想要长见识和打卡的客流,甚至洗手间都已经成了必打卡点。
该说不说,SKP确实抓住了“高端消费”的细分市场,从Hermès到Chanel,都在全力抓牢“顶奢”圈层,极强的供货渠道和品牌矩阵,让SKP和赛格每年都在业绩上打得有来有回,待2026年西安万象城迎来完全体,能否让“二分天下”变成“三足鼎立”呢?
西安万象城 网红、高奢、生命之树...标签太多了!
西安万象城,这棵“生命之树”可真是把“网红经济”玩出了新高度!开业即爆火,57米的巨型银杏树成了打卡圣地,光影秀、登树攻略、最佳机位……社交平台上被盘出了花,仿佛不去拍个照,就等于没来过西安。
西安的商业江湖向来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赛格、SKP、大悦城这些顶流商业,让西安人见过了足够的世面。如今万象城接棒,靠“生命之树”和200家首店撑场,以及冠绝中西部的咖啡烘焙餐饮阵容,确实吸引眼球,也让更多人期待着万象城的品牌新惊喜。
再说说它的定位——M1级重奢场,虽然目前一楼还有不少大牌围挡,倒是餐饮区80%都匹配米其林、黑珍珠首店,这波操作确实拉满期待值。
值得一提的是,它的设计确实够“顶”——英国鬼才设计师Thomas Heatherwick亲子操刀,银杏叶灵感源自古观音禅寺,内部装修“步步皆景”,晚上还有好莱坞团队打造的光影秀,这配置放在全国都是独一份。再加上对面万象天地互补,CCBD商圈算是被“华润系”彻底盘活!
生命之树
老城根G park 不止是昙花一现的“网红打卡地”
老城根G park,这地方可真是把“网红打卡”和“商业运营”玩出新花样!水晶广场、水舞灯光秀……听起来是不是很“高大上”?逛一圈下来,会发现“拍照圣地”的角色更胜于购物天堂。说句玩笑话,毕竟谁会在一个以“颜值”著称的地方认真逛街呢?
先说优点吧,老城根确实够“潮”。800米的开放式街区,打破了传统盒子商业的沉闷,水晶广场的灯光秀一开,瞬间让人有种置身“赛博西安”的错觉;再加上西北首家方所书店、各种艺术展演和市集,美院毕设展...它确实成为年轻人的“潮流地标”、外地商业考察团必选项目。
同时老城根的在招商上,用网红餐饮和潮牌点缀了街区的独特性,又一次放大了“打卡属性”,让反复前往的概率被拉高。尤其是在地铁8号线通车后,老城根曾经的交通短板也被补齐,正在从“周末特供”变成日产逛街的首选。
总的来说,老城根G park是“颜值即正义”的典型代表,靠设计和活动吸引庞大流量,但在品牌深度和日常运营上,还有很大潜力,如果未来能在品牌组合和用户体验上多下功夫,或许真能成为西安商业的“新标杆”。
西安荟聚 一场北欧童话与关中烟火的神奇联姻
如果商业项目也有“人设”,西安荟聚大概就是那位自带北欧血统却扎根关中的混血儿——左手拎着宜家的蓝色购物袋,右手端着陕拾叁的醪糟冰酪,头顶飘着绿色建筑的环保宣言,脚下踩着全客层的流量密码。
它像一座微缩的斯堪的纳维亚小镇空降西安:原木色系的空间里,阳光透过玻璃穹顶洒向中庭绿植,连空气都仿佛被北欧设计师用“极简滤镜”调过色。但骨子里却满是本地智慧——知道西安人爱热闹,就把屋顶做成运动公园;明白家庭客群是王道,直接把儿童乐园和母婴室升级成“遛娃外交中心”。
有人说它是“宜家的超级赠品”,毕竟多少人本是冲着买家具而来,结果顺带解锁了美食、遛娃、拍照三件套。但不得不承认,这种“家居+商业+社交”的捆绑打法实在高明:当你推着购物车穿过家居展厅时,早就被无形中植入了“美好生活”的消费暗示,等逛到零售区,钱包投降的速度比组装一个毕利书架还快。
当然,这位“北欧贵公子”也有水土不服的时刻:工作日的下午,部分区域冷清得像赫尔辛基的冬夜;某些网红餐饮店排队时长足以让瑞典肉丸凉透。但每到周末,这里又瞬间切换成“西安特供模式”——停车场变身汽车迷宫,餐厅取号系统疯狂跳字,连垃圾桶都在见证这座城市的消费活力。
未来?或许当西安人把“去荟聚”说得像“去楼下便利店”一样自然时,这场北欧与关中的商业联姻,才算真正修成正果。
中大国际 一场双生花的优雅博弈
作为西安“初代顶奢”地标的中大国际,真是将这片土地的内核刻在了商场每一寸空间里。
中大国际南门店好似长安城里的摩登名媛,她像是站在永宁门城墙根下的一位混血贵族——左手挽着爱马仕的铂金包,右手捻着德福巷的老茶碗,高跟鞋踩着意大利大理石,眼神却总忍不住瞟向城墙砖缝里长出的青苔。
而高新中大则深谙高新区的生存法则:不要试图和赛格比体量,而要像算法一样精准切割客群。对于它来说,轻装上阵、不争不抢的处世态度才是日常,它热爱泛高新区域的老友,也不介意穿越城市而来的新朋。
这对双生花的奇妙之处在于:当南门中大用光鲜橱窗倒映着城墙月光时,高新中大正看着身旁的车水马龙呼应高新生活——古老与未来,在此刻完成了一场无言的对话。或许这才是中大国际的商业哲学:在西安这座永不谢幕的时空剧场里,有人负责谱写史诗,有人专注演奏爵士,而消费者永远手握选择座位的权利。
西安大悦城 文、商、旅深度融合的典范
西安大悦城简直就是“网红经济”和“文旅商业”的完美结合体——靠着大雁塔这个千年IP,硬生生把自己塑造为“打卡圣地”。记得开业那会儿,多少人冲着巨型天幕和悟空雕塑去拍照发朋友圈。
想当年,项目前身秦汉唐广场可是个“烂尾”级别的存在,结果大悦城一接手,直接来了个“华丽转身”,不仅盘活了存量商业,还成为西安文旅商业的标杆。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操作,确实让人服气。
不过,大悦城也不是没有槽点,那就是人真的太!多!了!特别是那个可以同框大雁塔的“出片圣地”——屋顶观景台,每次上去一趟得先穿过一堆网红餐厅,想抢最佳机位还要排队,如果真心想去的话,建议周内人少点儿再去。
而且大悦城确实把“文旅”玩得很溜,从硬件设备到各种文化展览和主题活动都可圈可点,不仅吸引本地消费者前来打卡体验,还让来西安旅游的外地游客,在体验大唐文化的同时意外感受到不一样的消费体验。
未央168 西安城北夜生活的救世主?
未央168就是“城北夜生活”的救世主——虽然名字听起来像个高端写字楼,但实际上来自“未央国际”底商,改造后摇身一变成为“年轻力”商业街区,主打“夜经济”和“社群文化”,号称要填补城北“夜生活”的空白。
但说真的,未央168的“夜经济”能火起来,多少有点“时势造英雄”的意思。毕竟,城北商业一直是个“荒漠”,除了熙地港和大融城,能拿得出手的商场屈指可数。未央168靠“天台经济”和“网红餐饮”,确实吸睛。尤其是那个空中酒吧区,晚上氛围感拉满,瞬间让人忘了自己还在北郊。
从开业到现在,未央168一直都有很强的网感,各种网红餐厅、潮流买手店、主题酒吧扎堆入驻,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前往,似乎真的走出了一条依靠年轻群体打卡分享社交的发展道路,撑起了一个商业街区的长期发展。
定位年轻社群的未央168,确实抓住了Z世代的喜好,从潮流品牌到夜生活场景,都在努力迎合年轻人。但年轻人的喜好变化太快,今天还在排队打卡的网红店,明天可能就无人问津了。要想保持热度,还得在业态创新和运营上下功夫。
总的来说,未央168是个“夜经济”试验场,靠着天台酒吧和多元餐饮,成功在北郊商业中脱颖而出。但它的下一次成功,还要看未央国际二期能够带来多少加分,毕竟现有的小微体量存在天花板,撑不起“夜生活救世主”的帽子。
砂之船(西安)奥莱 性价比之王地位不可撼动
砂之船(西安)奥莱,名副其实的“性价比之王”。它不仅是一个购物中心,更是一处“打折狂魔”的乐园。靠着一站式“名品+折扣”出货,成功吸引了无数“薅羊毛”爱好者,尤其是周末,停车场都能挤成“春运现场”。
要说砂之船的成功,一方面就是靠着“名品折扣”和“超大停车场”杀出重围,尤其是那个“超级奥莱”的概念,直接把购物变成了“寻宝游戏”,玩过的人都说好。
另一方面,就是砂之船频繁的折扣活动了,但凡遇见节假日、店庆日,各种大牌折扣、满减活动就一定扎堆,吸引全城甚至周边城市的客流涌入,甚至好多外省游客也慕名而来。
但西安奥莱市场早已不似从前那般蓝海一片,越来越多的入局者,难免对砂之船带来客流影响和销量冲击,另外也有很多类似五环折扣店等开始售卖“奥莱特供”产品,让不少想拣大牌便宜的消费者感到尴尬。
叁伍壹壹TFEP 文艺,文艺,还是文艺
要说“社区商业”里谁是“文艺青年聚集地”,那么叁伍壹壹一定最适合。虽然名字听起来像个军工代码,但实际上是个“花鸟鱼市+文创市集”的混搭体,靠着“老厂房改造”和“烟火气+文艺范”的招牌,成功吸引了无数“文艺青年”和“遛娃家庭”,尤其是周末,人流量能碾压小型庙会。
不过说真的,叁伍壹壹的出现,让西安的菜市场和社区商业都达到了新的Level。叁伍壹壹的特色业态和文艺范儿在全国都很出圈,尤其是那个“老厂房改造”的设计,直接把生活消费变成了“文化体验”,极大提高了客群粘性。
对于叁伍壹壹来说,文艺属性固然重要,咖啡小店和精致花店的客单价较低依旧是不争的事实,很多时候消费者流连几个小时,最大的消费不过是几盆多肉、几条金鱼或者几杯咖啡。所以夜经济也开始成为这里的名片,许多高新娃会在下班后,来这里的酒馆小酌几杯。
社区商业的核心还是在烟火气上,虽然这一点叁伍壹壹已经做得足够好了,但是光靠烟火气和贩卖文艺,想要长远支撑项目走下去,或许还有点吃劲,不过叁伍壹壹二期已经展开施工,希望会有更好的表现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