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各地陆续揭晓上一年度的全年经济成绩单。随着山西省压轴发布主要经济数据指标,31个省级行政单位的经济年报数据及排行情况也已全部出炉。
其中,陕西省202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538.77亿元,同比增长5.3%,经济体量正式突破3.5万亿大关。
5省迈上新台阶,排名出现新变化
整体来看,各省份排名与2023年基本一致,但仍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与分化,东、中、西部地区表现均有可圈可点之处。
2024年,5省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广东成为全国首个14万亿省份,除了广东之外,浙江首次突破9万亿元、湖北迈上6万亿台阶、安徽跻身5万亿阵营,新疆首次超过2万亿。
深圳湾 摄影©悦西安
总量方面,广东稳坐经济第一大省,在“粤苏”第一经济大省之争中继续保持优势。江苏以13.7万亿元位居第二,但其增量超过广东,居全国之首;山东达到9.86万亿元,位列第三;浙江首次突破9万亿元,达到9.01万亿元,位列第四。
四个经济头部大省的地区生产总值合计达到46.73万亿元,占全国的34.64%,超过了三分之一。可以说,粤苏鲁浙四个经济大省是全国经济当之无愧的中流砥柱。
武汉 摄影©悦西安
总量位居第5至第10位的分别是四川、河南、湖北、福建、上海、湖南,再加上第11位安徽省,这6省的经济总量均位于5万亿以上。其中,四川省以6.47万亿领先,河南、湖北则是首次突破六万亿大关,安徽首度迈入五万亿。
增速方面,大多数省份2024年GDP增速均领跑全国(5%),仅有9省经济增速低于全国水平。
特别是西 藏和新疆两大自治区分别增长6.3%和6.1%,夺得全国增速榜单的冠亚军。江苏、湖北、安徽、内蒙古和甘肃紧随其后,均实现5.8%的增长,并列第三。
上海 摄影©悦西安
排名变化方面,则是两大直辖市的强势突围:上海超过湖南,晋级全国第9;北京超过河北,上升至全国第12位。
2024年,上海和湖南分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926.71亿和53230.99亿元。但实际上,根据第五次经济普查后修订的2023年GDP显示,湖南和上海分别为50667.5亿和51404.47亿元,也就是说,实际上在2023年上海已超过湖南。
同样,第五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北京经济体量在2023年已超过河北。
2024年31省市GDP一览
备受关注的“川豫之争”,最终仍以四川省胜出告终。2023年,四川首次超越河南,晋级全国第五。
今年前三个季度,河南和四川GDP分别为47881.96亿和45441.82亿元,河南以较大优势领先四川,但在第四季度发生巨大逆转,最终四川领先河南1100亿元,坐稳第五大省位置。
同样“战况”胶着的还有陕西与江西,两省之间的经济排位话题热度多年居高不下,江西先后超越多省并连年逼近陕西,但陕西始终保持领先优势。2024年,江西GDP为34202.5亿元,与陕西尚有1300亿左右的差距。且在增速方面,陕西仍以5.3%的发展速度领先。
跑赢全国,陕西2024经济运行“逆风翻盘”
梳理2024年陕西经济成绩单,相关核心数据也颇受社会关注,且有诸多亮点值得盘点。
整体来看,全年经济运行呈现出逐季加快的趋势,前三个季度陕西分别实现GDP增速4.2%、4.3%、4.6%,均低于全国平均。但在第四季度,达成全年5.3%的增速,跑赢全国大盘。
西安经开 摄影©悦西安
目前在全国经济版图当中,经济总量超过3万亿元的省份有陕西、江西、辽宁、重庆、云南,其中陕西自2021年成功迈进这一层级后,连续多年位居“3万亿俱乐部”之首。
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621.96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4518.97亿元,同比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18397.84亿元,同比增长5.0%。
神禾塬万亩优质麦田 摄影©悦西安
农业生产稳定,粮食再获丰收。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粮食总产量1352.3万吨,同比增长2.2%;单位面积产量4460.25公斤/公顷,同比增长1.9%,总产、单产再创新高。
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是陕西经济的“压舱石”,工业生产增势良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汽车、有色金属行业增加值表现优异,分别增长18%、16%以上。
泾河新城 摄影©悦西安
作为能源大省,陕西能源工业增长有力,同比增长8.0%,原煤产量、天然气产量均稳居全国第3位,原油产量居全国第4位,持续为国家能源安全基石夯实坚实基础。
服务业规模稳步扩大,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1.8%;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4.7%以上,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零售额分别增长36.9%、58%。
亮点众多,共同支撑陕西经济向好发展
纵观陕西经济答卷,坐稳“三万亿俱乐部”头把交椅的背后,离不开近年来产业优势陆续释放、对外贸易异军突起、文旅市场高度景气。
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连续多年突破百万、中欧班列核心数据全国第一、文旅市场热度居高不下、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均可称之为亮点频频。
西安高新区 摄影©悦西安
工业之中,最为值得一提的依旧是陕西汽车产业最为值得一提——全年汽车产量达175.35万辆,同比增长19.3%,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119.8万辆。过去一年,西安比亚迪达成百万辆生产目标,西安吉利首次实现30万整车满产状态。
这也是陕西新能源汽车连续三年产量突破百万,有力支撑汽车产业实现弯道超车,先后超越浙江、吉林、湖北等传统汽车重镇,跃居全国第七位,成为新晋的汽车大省。
在龙头企业的带动引领下,跑出了新能源汽车制造加速度。如今,陕西已经基本形成集研发、生产、销售等于一体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西安荟聚 摄影©悦西安
文旅一直是陕西的“看家本领”。2024年,陕西文旅热度居高不下,共接待国内旅游8.17亿人次,总花费766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16.5%。全省接待入境团数和人数,同比增长151%和165%,恢复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对外开放和经济贸易方面,亦有不俗表现。中欧班列(西安)全年开行达4985自然列,西安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速达30%,跨里海班列开行数量同比增长24倍,开行量、货运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标继续保持全国领先。
且开行11周年以来,西安成为全国首个累计班列开行量超过25000列的城市,约占全国开行总量1/4,大幅领先成渝、郑州等地区及城市。
县域经济全年保持“领跑”之势。2024年,陕西83个县(市、区)一季度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高于全省1.2个百分点。
西安浐灞国际港 摄影©悦西安
展望2025年,“十四五”即将收官,“十五五”规划宏图徐徐展开。站在新的起点上,陕西产业发展正成型起势,科技创新动能持续释放,对外贸易优势不断巩固。新的一年里,陕西经济发展还会有哪些亮点,仍然值得期待。